中山市心理衛生中心在石岐區湖濱路59號揭牌
中山市心理衛生中心在石岐區湖濱路59號揭牌
中山市精神衛生中心可以提供多種精神衛生服務。葉志文攝
12月19日,位于石岐區湖濱路59號的中山心理健康中心即將開業。這意味著東莞居民可以在市區享受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中山市副市長袁永康,中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雷繼民,中山市精神衛生院院長黃向義,市教育體育局,共青團,省委領導共青團,市醫療衛生單位參加了此次活動。
據了解,該中心是由中山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該中心設有音樂治療室,多參數生物反饋治療設備,脈沖磁場刺激設備,感覺統合訓練室和沙盤游戲。醫療室,心理評估室和心理壓力分析儀開設了24小時心理熱線,力爭成為珠江三角洲專業心理健康服務行業的榜樣。
近年來,中山市不斷加強精神衛生工作。除了建立縣級精神衛生中心外,在多點實踐新政策的推動下,全市24個鄉鎮衛生院,縣,鎮,市,縣,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區,直轄市等。級別的社區心理健康預防網絡位于全國前列。
整合資源
提供“一站式”精神衛生服務
在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后,毗鄰義縣湖公園的中山市精神衛生中心終于建成,占地約1,700平方米。該中心有四個樓層,設有8個心理咨詢室/心理治療室,其業務涵蓋心理健康培訓和教育,心理疾病調查和初步干預,心理健康科學與教育,心理咨詢和治療,心理健康評估以及心理危機干預和專業團隊培訓等領域。
“精神衛生中心是縣直屬的獨立機構。它由第三人民醫院臨時托管。該中心可以為居民提供專業,高效和便捷的心理服務,以便居民可以預防,發現和預防精神疾病。盡早診斷和治療心理問題,減少嚴重精神疾病的發生。”中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副主任姜廷云說,精神疾病與精神疾病之間的區別也有關系。兩者分開進行診斷和治療有利于人們的接受,也易于進行專業治療。社會保障和抗生素豁免政策均適用。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中山心理醫生,對專業心理治療機構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根據調查數據,目前1. 6%的人口患有抑郁癥。按照這個比例,中山大約有5,000人患有抑郁癥,但真正求醫的人很少中山心理醫生,這使人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和早期治療,這是該中心的目標。
“精神疾病的出現需要一個過程。人口中精神疾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但大多數表現都太秘密了。中山仍在尋求建立適合精神衛生服務需求的系統“幫助人們關注和解決心理問題”,中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雷繼民說,佛山現在每個鄉村醫院都有急診心理科,但急診科的輔助設備和功能是通常不完整,導致服務能力有限。該中心是一個平臺,可以整合各種資源,為居民提供既定的心理服務和治療。周邊城市沒有像這樣的機構。
根據市心理衛生中心常務主任任春生的說法,該中心的服務范圍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常見心理問題的診治,常見精神障礙的治療,常見心身疾病的診治以及其他身體疾病的診治。和心理健康問題。中心成立后,將繼續逐級加強培訓,在24個鄉鎮的多點執業地點還將組織對鄉鎮醫生的培訓。心理咨詢熱線目前正在使用中,并將很快開放。
多點練習
心理急診科覆蓋24個城鎮和地區。
從2015年6月開始,中山市開始實施針對醫生的多點執業新政策。在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的指導下,該市第三醫院開始系統地鼓勵醫生在該鎮急診室進行多點執業。在這項新政策的推動下,該市急診心理學科現已完全覆蓋了該市24個村莊和地區的醫院。此外,中山市還把基層精神衛生工作職能分配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縣,鎮,社區各級建立了五級精神衛生預防網絡。
東部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佛山市第一個開設心理學部門的社區服務中心。心理科急診室的前半部分用于一般門診和藥物,下半部分用作心理咨詢室。市第三醫院臨床心理學系主任醫師林振東每周都會來這里會診,目睹了心理學系從無到有的發展。
“急診心理系于去年7月成立。它不僅管理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復,還承擔東部地區居民的心理危機干預和輕度精神疾病的治療任務現在,它平均每月要治療100多名患者。如果進行心理咨詢,則患者需要很長時間,通常一晚只能看到2至3名患者。”林振東說,該市第三醫院的四名醫生輪流過來進行咨詢。
林振東在佛山從事心理治療已有20多年,并且一直在追隨城市心理健康建設的步伐。在2015年實施更多實踐的新政策后,他還是首批加入的醫生之一。現在主要在古城,在三鄉和東區更多練習。 “現在,佛山已經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并建立了總體框架。下一步是不斷建立技術并減少人員。”
姜廷云介紹說,該市第三家醫院現在有25位精神科醫生在多個地方進行了注冊和執業。他們將每周前往相應的鄉村醫院提供診斷,治療和培訓服務,以促進和宣傳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知識。群眾看病變得越來越容易,鄉鎮衛生院的醫生也提高了分辨精神和心理障礙的能力,雙向轉診也變得更加方便和頻繁。
為了更好地向城鎮和地區的一級和二級醫院推廣精神衛生服務,自今年5月起,全市第三級醫院率先籌劃在中山地區建立心理學本科生聯盟。佛山現在有20多家診所。
三級網絡
公民可以選擇多種平臺進行心理診斷和治療
不久前,中山市成立了縣心理衛生商會,并就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技術應用的新發展舉辦了兩次培訓。在政府和私人機構提供精神衛生服務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私人資本投入了這一領域,成為該市精神障礙患者獲得康復治療,心理輔導和社區融合的一支醫療力量。
位于通福鎮的廣東省通化市心理醫院是一所私立本科心理診所。 12月,它與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在佛山建立了教學和研究基地,以全面推廣心理健康的最新技術并培養更多的臨床醫生。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12月底,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所副教授陳倩媛也將率先在佛山開設心理咨詢中心促進佛山的心理治療和咨詢與國際先進的臨床心理服務的融合。
由黃向義介紹,將來,中山將發現一些輕度疾病(精神困擾,失眠,焦慮,強迫癥,抑郁癥等),由縣精神衛生中心團隊進行護理,以應對重癥(重癥)。精神分裂癥,躁郁癥,偏執性精神病等)。轉介到精神病學專業團隊進行治療,這是一個全面的三維預防系統,在康復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會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這是一個三級互連網絡建立了“中心+醫院+社區”,并且有“精神科醫生+心理專業人員+”“社會工作”團隊為城市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心理評估,咨詢和治療服務。
據統計,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中山24個鎮的醫師完成了3456次院內咨詢,85次雙向轉運,89例醫護人員講座,84例家庭成員和患者健康教育講座。門診人次達到17,280。
“中山市精神衛生工作發展均衡,廣受歡迎。精神衛生應急服務已擴展到全市24個鄉鎮。這在全國和全省都是罕見的。精神衛生服務真正達到了基層。”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部長,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賈福軍介紹,既然佛山的精神衛生建設得到了發展和擴大,下一步就是考慮如何進一步推廣和組織服務。深深地,使人民能夠治愈。發送以了解。
作者:王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