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整廠收購_倒閉廠整廠拆除_線材廠整廠轉讓或合作
青島整廠收購_倒閉廠整廠拆除_線材廠整廠轉讓或合作
熱門部分
客戶
Sina Finance應用程序:實時直播,博客作者的一對一指導
參加恒生指數模擬大賽并贏取60萬個獎項!
“云峰有余杯”香港股票模擬大賽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簽約即可贏取600,000獎品! [點擊這里注冊]
遭受上市“虛驚”的青島特鋼的股權在半年內發生了變化
10月23日,在青島特鋼新工廠的前面,運煤的卡車正等待駛入。新京報記者趙一波攝
隨著中信有限公司的公告,青島特鋼的命運終于得到解決。
中信集團于10月24日表示,其成員公司將以27億元競標上海特鋼100%的股份。此前,中信集團將上海特鋼100%的股份掛牌出售。中信集團接管上海特鋼僅幾個月后,其上市和轉讓引起了許多猜測。現在,謎團已經揭曉,中信集團的子公司興城特鋼已經成為新的所有者。興城特鋼將向南京特鋼提供30億元人民幣的欠款,上海特鋼將專門用于清算應付給買方及其子公司的主要欠款。
青島特鋼,前身為青鋼集團,已有近60年的歷史。它曾經是僅次于惠而浦的青島第二大納稅公司。然而,近年來,隨著鋼鐵廠的搬遷和自我效率低下,青島特鋼一直背負著沉重的債務。截至上半年,債務總額為192億元人民幣,所有者權益-8.人民幣6億元處于破產狀態。
在鋼鐵廠搬遷和所有權變更之時,這家大型國有工廠的員工的命運也在經歷轉折。工廠邊緣的房屋被搬遷并獲得了補貼。
列出要轉讓?青島特鋼員工不能坐以待p
從青島市區出發,沿著海岸線向西北行駛80公里。一個新的港口,即董家口港,位于日照市附近。在港口附近,一座大型鋼鐵廠自豪地屹立著,占地10,000多畝。這是上海特鋼。
10月25日,位于青島市老上海特鋼廠。新京報記者趙一波攝
10月23日,《新京報》的記者來到上海特鋼。大門上有上海特鋼的名字,后面是星業標志。工廠內的水塔里裝滿了來自廣東的黑煙和運煤卡車。排成一公里長。
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之后,該鋼廠報告說在六個月內兩次更換了所有者,這引起了鋼廠員工的焦慮。
2017年初,負債累累的上海特鋼與中信集團實現了戰略重組,公司免費轉讓給中信集團。青島特鋼的股權交割已于5月15日完成,標志著上海特鋼即將成為中信集團的一員。 9月8日,《新京報》獨家披露,中信集團在上海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上海特鋼100%,底價為27億元人民幣。
該消息使鋼鐵廠的一些員工無法坐下來,許多人去了管理層進行查詢。青島特鋼的未來是什么?
結果是錯誤的警報。 10月24日,青島特鋼的一個中層黨員告訴《新京報》,該鋼廠耐心地向員工解釋了這項工作。中信集團掛牌出售后,中信集團的另一家子公司很有可能接管。
10月24日晚,中信公司宣布,公司間接全資子公司興城特鋼通過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公開上市程序與中信集團簽署了產權交易合同。因此,興城特鋼(作為唯一競標者)打算競標中信集團持有的上海特鋼100%。
隨著中信股份公司上述公告的發布,青島特鋼的命運也得到了解決。中信特鋼是中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其子公司興城特鋼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特鋼生產基地。
青鋼內部人士說,中信集團確實將上海特鋼100%掛牌出售,但這筆交易是國有資產出售的程序,實質上是“內部消化”,這意味著上海特鋼鋼鐵來自中信集團。在興業特鋼的旗幟下。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個月中,興業特鋼負責上海特鋼的管理決策,現在它將把股權關系轉移給上海特鋼。
從尋求重組方(中信集團的收購)到中信集團的特殊鋼鐵公司的收購,這家大型鋼鐵廠發生了什么?
“青崗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最近,《新京報》的記者訪問了上海特鋼的新老工廠,許多中層黨員在同一地點說。陳先生(化名)已經在青崗工作了20年,現在是中層黨員。他說,從搬遷的漫長拖延到最終興建興業,青崗缺乏過去的輝煌,這是一個主要問題。這么多年就是缺乏成功。錢。
目前“畝產最高”的鋼鐵企業已經破產
青島特鋼(原名青鋼集團)近年來已從青島市區遷至董家口港。無論是在上海還是整個鋼鐵行業,這家大型國有鋼鐵廠都占有重要地位。
據媒體報道,2008年上半年,青鋼征收增值稅3. 84億元,在青島排名第二,僅次于惠而浦。與鋼鐵同行相比,青鋼的老廠區面積僅為1. 8平方公里,但其鋼鐵年產能已達到400萬噸,使其成為中國鋼鐵行業最高的“畝產”企業。
“傳統上,山東有三個主要鋼廠:北京的鞍山鋼鐵,萊蕪的本溪鋼鐵和上海的青鋼。青鋼的高爐技術非常好,它曾經用于支持鋼廠的建設。鋼鐵的最佳性能是在19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當時青島市政府撥出資金建造了兩個轉爐,青鋼的生產能力逐步提高到了幾座。百萬噸,其年產值在上海排名前五。經常是第二名青島整廠收購,僅次于惠而浦”,陳先生說。
但是,近年來,青島特鋼在行業中遭受了冷潮。
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青島特鋼總資產為185億元,總負債為188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 8億元。破產。截至去年上半年末,負債增至192億元,所有者權益為6億元。
10月29日,《新京報》的記者在“天眼茶”中檢查了青崗的前身青崗集團的工商信息,發現這起訴訟涉及100多項訴訟,其中許多是債務糾紛。青鋼集團的主要生產單位青島鋼鐵有限公司于1980年注冊,目前已涉案100余件,被強制執行38次。上海特鋼作為一家新工廠,已搬遷至董家口港,它還參與了14起訴訟,并被列為兩次被強制執行的人。
其中一宗訴訟的上訴人是Ju縣恒順礦業有限公司(簡稱恒順礦業)。根據審判文件網的信息,恒順礦業于2016年10月提起訴訟,稱其與被告北京尤仁方圓貿易有限公司簽署了供應協議,并將被告購買的白云石直接發送至他。第三方,上海特鋼等公司的生產基地,未能及時向被告付款,致使被告長時間拖延付款,要求被告償還砂石付款383萬元。和每月利息。
10月23日,《新京報》的記者致電恒順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另一方稱中間人將我的貨物帶到青崗。為什么那時沒收這筆錢?商業資金緊張。負責人說:“這筆錢現在已經結清了。”
在董家口港附近,青島特鋼的欠款一直是公開的秘密。一位當地鋼鐵行業人士說,青島特鋼近年來已投入巨資,欠供應商很多款項。幾天前,來自天津的供應商來詢問該帳戶。青島特鋼欠他很多設備款。
這位天津供應商同學告訴記者,他將轉爐設備賣給了青岡,青岡欠他超過4000萬。青剛每月都有一個付款日期,大概在每個月初,他每月要來一次,要求至少七八次退款。
鋼鐵廠的搬遷過程會隨著鋼鐵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幾十年前青島整廠收購,鋼鐵是該國工業的支柱,鋼鐵廠是許多城市地區甚至城市的核心。進入21世紀后,隨著鋼鐵廠規模的擴大以及城市環保要求的提高,鋼鐵廠的搬遷已成為一種趨勢。
先生。陳說,自2003年以來,青崗意識到必須搬遷到郊區。這種意識太高了,但是搬遷對于企業,員工和青島來說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涉及選址,征地,員工搬遷和設備升級,特別是由于資金問題,仍然無法實施青崗,拖了多年。
2013年2月,青島市召開了“青岡市環境搬遷動員大會”,項目總投資164億元。 2014年12月24日,以主要生產設備為標志的6號連鑄機的最后一個坯料成功下線,標志著對青鋼老廠的全面禁令。
10月25日下午,《新京報》的記者來到位于上海李滄區遵義路的青崗老廠房。該地區被高鐵,居民區和青崗醫院所包圍。工廠的門關上了,沒有工人。進出車間后,工廠的設備經過多年的閑置后已經充滿了銹斑,目前正在等待拆除。在高大廠房的外部,紅色的標語“建設具有突出競爭優勢的現代建德鋼鐵企業”今天仍然引人注目。
附近的青崗老工人說,老青崗工廠占地2000余畝,但現在工人不多,生產已經停產三年了。
青港市一名中層黨員說,青港市目前是由城市投資集團(Urban Investment Group)托管的,該集團相當于其子公司之一。他解釋說,青崗原校區的耕地不再屬于青崗,而是由市國資委管理。市國資委向董家口的青崗鎮劃撥了9000多畝耕地,相當于“置換”。
根據青島市政府的官方網站,2017年6月7日,經市政府批準,青港集團不再受省級企業管理,由青島城建投資管理( Group)Co.,Ltd。
在搬遷的同時,鋼鐵環境也發生了變化。
“ 2012年以后,青鋼的收益一直沒有變好。當時,國際鐵礦石價格急劇上漲。我們簽訂的長期協??議遠高于市場價格,而且有大量高價鐵礦石無法消化。”
2012年,鋼鐵行業的“黃金六年”結束了。從2013年開始,鋼鐵行業急劇下滑。從2014年到2015年,鋼鐵行業幾乎處于普遍的巨額虧損狀態。 “鋼鐵不能賣白菜價格”成為一個痛苦的現實。一群領先的公司破產,大量閑置的生產能力變成了外國鋼鐵公司。為了減少巨大的損失,但是一般的選擇沒有任何選擇。
2016年1月,在青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中,青崗搬遷項目總投資超過160億元。 2014年,青島國際投資公司作為基金經理發起了總規模為30億元的青崗產業投資基金的籌建工作。
2015年11月,當青港搬遷項目啟動了大約三年,老廠區被完全禁止使用了近一年時,青島特鋼投產,標志著青港搬遷項目的完成。
在青崗工作了數十年的一名員工,早年定居市區。鋼鐵廠搬遷后,他跟隨他在新廠工作。 2015年,他在距董家口不遠的青島購買了一座建筑。與當時的每平方米8,000美元的價格相比,現在市場已降至16,000美元。
另一位老工人沒有跟隨鋼鐵廠到郊區。她仍然搬到老工廠旁邊的大樓里,在附近的一家餐館當服務員。她指著自己家附近的一棟建筑告訴記者:“鋼鐵廠拆除后,外面的土地將隨之開發。”
員工的新住宅“青崗鎮”仍需要投資
對于青崗來說,即使搬遷完成了,臉上的負擔也不輕。
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信息披露,2015年2月,上海特鋼與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11家建行簽署了《清港環境轉移項目》固定資產銀團貸款協議。初始抵押金額為人民幣9 7. 74億元,青島特鋼設定了具有耕地使用權的抵押,擔保本金的本金和利息為人民幣0. 39億元。
資金緊缺時,青岡仍有大量的投資項目,其中之一就是青岡鎮。
根據中國招標網的公告,青港鎮項目一期總承包工程建設總投資為10億元,項目規模約為25萬平方米。建設單位是青島鋼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根據工商數據,青島鋼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上海特鋼的子公司。作為青崗搬遷的一個配套項目,青崗將在董家口港新工廠的南部建設青崗鎮,作為員工的住房。據公開資料,青島特鋼董事長王俊亭于明年年初公開表示,“青崗鎮”是廣大黨員和職工的福利。由于種種原因,該項目已落后于整個搬遷項目流程。
10月24日,《新京報》的記者來到青崗鎮項目現場,該地點位于丘陵林地中部,距青崗工廠區以北約半小時車程。一個大型建筑工地被打開,挖掘機正在運行。一名工人說,他于今年7月來到建筑工地,現在他剛剛在這里恢復工作。
記者從工程項目部獲悉,建設方是康泰苑集團。 10月24日,《新京報》的記者致電康泰苑集團辦公室,詢問該項目的進展情況。另一方說,青港是乙方,要想在那里進步,就必須是主人。 “必須用金錢來完成。”他指出該項目現在正在加速。
對于青崗鎮,工人仍然抱有期望。 “青崗鎮是專門為我們的員工服務的。它不會轉移到外界。價格僅是成本價。盡管它距離縣城和鋼鐵廠很遠,但今年地鐵將通行,交通便利。 ”一位老人說,“畢竟,這是一所房子。住或把它留給孫子孫女是一件好事。”
減少人員并提高效率的同時經歷了“困難的過渡”
提到外國鋼廠的搬遷項目,大筆投資和高額債務是普遍現象,而青鋼并不是一個孤立的案例。對于目前的青崗來說,搬遷絕不是一個舉動。降低成本和產業升級是重中之重。
“清崗人最初有10,000多人,但后來少于10,000。現在新工廠里只有3000余人,而且福利大大提高了,”青崗員工說。據當地媒體報道,在搬遷過程中,青崗的7,000多名員工將全部穩定下來。
通過搬遷過程中人員轉移的順利實現,青崗的勞動力成本也急劇增加。
2015年,青崗搬到了距離王強故鄉不遠的董家口港。此時,王強的兄弟剛剛關閉了這所大學,并向青岡申請成為行政人員。成千上萬的普通工人超過四千。”最近,王強有親戚和朋友想通過戀愛關系在工廠里工作,但這是不可能的。“現在青崗很早就在招聘外出工人。它只招募臨時工和外包工。只有兩千多名臨時工。”王強說。
與此同時,通過搬遷,青崗的貨運成本大大降低。
一位老員工說,新工廠使用的是董家口港青島整廠收購,青港有自己的礦床和鋼交付床。鋼鐵的主要成本之一是運輸和貨運成本。青岡的原材料將直接從傳送帶上輸送。從港口到工廠區域的運輸可立即節省中間運輸成本,與以往需要將車輛從港口拉到工廠的事實不同。
《新京報》記者還注意到,今年7月至11月,青港集團的招標信息網絡密集出現了一批資產處置信息,涉及石灰石廢料,布袋灰,燒結機頭灰,廢電纜等產品。
上海特鋼的一名員工說,近年來,市場形勢并不好,工廠的許多生產能力和設備都閑置了,所以工廠將處理這些材料。 10月24日,《新京報》記者致電上海特鋼物業管理部負責資產處置。他說,轉移資產的原因是該工廠已經運營了四年,已經投產了兩年以上,并且諸如廢電纜之類的東西已經老化并且“無法使用”,因此將其處置。
據當地媒體報道,青鋼集團董事長王俊廷表示,搬遷后的目標是讓特種鋼占50%以上,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特種鋼公司,瞄準汽車,高端武器制造和機車。 ,造船,海洋工程等行業。因此,青鋼搬遷后更名為上海特鋼。
但是,上海特鋼的一些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盡管青鋼目前正在生產特鋼,但它仍然是高端產品。
“過去青島整廠收購_倒閉廠整廠拆除_線材廠整廠轉讓或合作,青港在臺灣和韓國有很多客戶,產品出口到那里。現在工廠搬進去了,客戶沒有留住,許多銷售人員指責它。甚至可以享受原始收益的三分之一。”王強說。
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數據,2016年,青島特鋼的產值為5 3. 4億元,凈利潤巨虧36億元。
“白馬騎士”中信“輸血”青島特鋼
一直獨立發展的青港集團開始改變其思路,并試圖引進投資者。 2016年8月19日,青島特鋼在上海工業交易所網站上發布了擬議重組的預披露信息,并表示,經青島市國資委批準,公司擬公開征集重組方進行重組。和銷售。強大的中信集團將在明年年初接管公司。最終,青島特鋼的股權關系被轉讓給中信集團興城特鋼。
根據官方網站,興城特鋼被列為《國家鋼鐵工業“十二五”規劃》中四大特鋼產業基地之一。現有員工8500余人,年產鐵500萬噸,鐵690噸,生產規模10000噸,鋼坯660萬噸。
上海特鋼披露的《關于青島特鋼有限公司無償轉讓中國中信集團的議案》表示,此次交易是為了支持上海特鋼成功升級改造產品,提升公司實力。核心競爭力。以連云港為基地,輻射東北亞,建設世界一流的高附加值,強大競爭力的特種鋼基地。
鋼鐵行業專家還表示,青鋼在國內的市場份額較低,與興城特鋼相比,同類產品沒有優勢。在美國市場上,它無法與Kobelco之類的同類產品相提并論。
中信還為上海特鋼開始了“輸血”活動。截至目前,中信集團已向上海特鋼提供資金30億元。
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信息,截至2017年7月31日,目標公司欠中信集團及其子公司中信財務有限公司的抵押本金和利息共計人民幣30億元。
新資金也正在籌集中。根據中信股份的最新公告,中信股份的子公司興城特鋼必須向南京特鋼償還30億元人民幣的債務,上海特鋼將全部用于償還應付給買方的本金及其子公司。該公司打算對其進行回收。上海特鋼的債務基金為2 9. 3億元人民幣,并已注資濟南特鋼。
對于上海特鋼,另一個好消息是鋼鐵行業已經迎來了復蘇。 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解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實現困難發展的若干意見》,并指出,從2016年開始,將使粗鋼產能減少1億個需要5年的時間。至1. 5億噸。從那時起,鋼鐵生產能力的急劇下降開始了。 2017年,鋼鐵行業加速了復蘇,華菱鋼鐵(Valin Steel)和其他第三季度業績甚至創下了歷史新高。
上述來自青港物業管理部的人士還告訴記者,今年市場正在好轉。 6月,我們的工廠基本上處于滿負荷生產,并且兩個轉換器都完全開放。
鋼鐵行業的一位專家向記者強調,盡管當今市場非常好,鋼廠正在賺錢,但那些現在賺大錢的人正在做山區產品(普通鋼),并且生產非常費力。特殊鋼。特別是去年,國內市場價格遠低于國外,出口收入太低甚至倒掛。作為海外市場相對較高的鋼廠,青島特鋼能否賺錢。
例如,他說,去年,普通鋼每噸生產1000多種鋼,而小型鋼廠每年可生產100萬噸,即超過10億噸。特種鋼價格雖然達到了3000元,但數量很少,無與倫比。
目前,青島特鋼的第三季度業績尚未公布,但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數據,上海特鋼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45億元人民幣,其凈利潤6.的巨額虧損達67億元人民幣,實現了大幅扭虧。
“盡管上海特鋼已采取多種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與目標仍存在差距。我希望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實施,并迅速扭轉不利局面。”近日,中信特鋼集團董事長張繼靜在訪問上海特鋼時表示。
新京報記者趙一波,青島報道
@@ title @@
進入[新浪財經股票]討論
評論